“易拉罐”卫星
在距地球820公里的上空,超小型卫星“XI-IV”从大气层外,将所拍摄的地球图片传回,发送到电脑和手机上。
这颗人造卫星,是前年6月东京大学航空宇宙工学系的学生们利用俄罗斯的火箭送上太空的。它的零部件是从秋叶原买来的,其前身是一个普通的“易拉罐卫星”,制造时间花了两年。
日本学生开始投入人造卫星的设计是在1998年,当时与美国宇宙关系学科一道进行了实验,虽没能突破大气层,但积累了飞行20分钟的宝贵经验。第二年,在美国的沙漠进行的发射取得了成功,参加者有东京工业大学和东京大学的学生。随后,东北大学、九州大学、日本大学、创价大学的学生相继加入,目标也从单纯的飞行,转向如何控制其接近目标地了。
人造卫星的发射费用与其重量成正比(每1Kg为120万日圆),如果能实现小型轻量化,便可能派生出许多商务交流和成果来。第一目标是让它们在轨道上能够正常运行。而日本大学则在“易拉罐”卫星上装载了地磁气感应装置、温度感应装置,让它们能与地面正常通讯。 东京工业大学的“CUTE-1”有6块太阳能电池板,进入轨道后进行遥控,使之展开“翅膀”,确保了电力的充足。
大学生们所制造的卫星,虽然还谈不上开发宇宙的尖端研究,但它们除了寄托着年轻一代的热情之外,还给新的商务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。
|